
最近,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在科技和金融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咱们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埃隆·马斯克,那个造特斯拉电动车、搞SpaceX火箭的美国富豪。
他平时在社交媒体上很活跃,但很少公开、具体地评价中国同行的产品。
可就在2023年10月24号的凌晨,他破天荒地发了条推文,点评了一款咱们中国浙江制造,还没进行首次飞行的火箭——朱雀三号。
就是这么一条短短的评论,不仅让全世界的航天爱好者们纷纷围观,更是在当天直接引爆了A股市场,让相关的航天股票集体大涨。
这事儿就让人好奇了,马斯克到底说了什么?
这枚名叫“朱雀”的火箭,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这位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头羊都亲自下场点评,甚至说出它能“击败”自己当家的王牌产品?
咱们先来看看马斯克当时的原话是什么。
他评论说:“他们在猎鹰9号的架构中加入了‘星舰’的一些特性,例如使用不锈钢和液氧甲烷,这将使其能够击败猎鹰9号。但是‘星舰’存在于另一个等级。” 这段话听着有点专业,但拆开来理解其实很直白。
首先,他提到的“猎鹰9号”,是马斯克SpaceX公司目前最成功、最赚钱的火箭。
它的绝活就是一级火箭可以回收再利用,极大地降低了发射成本,现在基本上垄断了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马斯克说朱雀三号用了“猎鹰9号的架构”,意思就是说,朱雀三号也走的是可回收、重复使用的路子,这个大方向是对的,是跟国际主流技术看齐的。
更关键的是后半句,说朱雀三号加入了“星舰”的特性。
这个“星舰”是马斯克正在研发的下一代、用于登陆火星的超级火箭,代表着未来的技术方向。
那么,“星舰”有什么特性被朱雀三号学去了呢?
马斯克点明了两样东西:不锈钢和液氧甲烷。
说到不锈钢,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家里的锅碗瓢盆,感觉这材料有点普通,能用来造高精尖的火箭吗?
这恰恰是思维上的一个突破。
以前的火箭为了追求轻便,都用特别昂贵、复杂的碳纤维或者特种铝合金。
但马斯克和朱雀三号的研制团队都发现,不锈钢虽然比铝合金重,但它有几个巨大的优点:第一是便宜,成本非常低;第二是特别结实,耐高温也耐超低温。
对于一个需要反复发射、回收、再发射的商业火箭来说,皮实耐用、成本低廉比单纯的追求轻便更重要。
这就好比我们干粗活,用一个结实的铁皮桶肯定比用一个精美的瓷器花瓶更合适。
再说“液氧甲烷”。
这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
传统的火箭燃料,比如煤油,燃烧后会产生很多黑乎乎的碳渣,把发动机弄得很脏,每次回收后都要花大力气去清理和维修,影响重复使用的效率。
而甲烷,也就是我们家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和液氧燃烧后非常干净,几乎不产生积碳。
这就让火箭发动机可以更方便地进行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维护的成本和时间。
所以,当马斯克说朱雀三号用了不锈钢和液氧甲烷时,他实际上是在说,中国的这家民营公司非常有眼光,没有完全照搬他已经成功的“猎鹰9号”的老路,而是直接瞄准了下一代火箭“星舰”的核心技术理念,走了条技术上的近道。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看马斯克那句最惊人的结论:“这将使其能够击败猎鹰9号。” 这句话的分量可不轻。
这相当于世界拳王公开承认,一个新选手的打法,从技术路线上看,比自己现在的打法更先进,未来能赢过自己。
这是一种基于技术逻辑的判断,说明在他看来,朱雀三号选择的技术路线,从根本上就比他现役的猎鹰9号更有潜力,更符合未来商业航天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
当然,马斯克最后也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说“星舰”在另一个等级,意思是我的未来产品还是最强的。
但这恰恰也反衬出,他对朱雀三号这个追赶者的重视。
那么,朱雀三号的实际能力到底如何呢?
根据其研制方蓝箭航天公布的数据,这枚火箭直径4.5米,全箭长超过66米,起飞质量约570吨,推力巨大。
在运载能力方面,如果是一次性使用,它可以把超过21吨的货物送到近地轨道;即便是要回收一级火箭,它的运力也能达到12.5吨到18.3吨。
这些关键数据,完全可以和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猎鹰9号最新型号相媲美。
更重要的是,朱雀三号的设计目标是重复使用20次以上,这正是实现商业航天“白菜价”的关键。
更让业界感到震撼的,是朱雀三号的首飞计划。
想当年,马斯克的猎鹰9号,从2010年第一次成功发射,到2015年第一次成功在大海上回收一级火箭,中间经历了长达五年的艰辛探索和多次失败的尝试。
而朱雀三号的计划是,在它的第一次飞行任务中,就要同时挑战“成功发射卫星入轨”和“尝试一级火箭回收”这两大高难度动作。
这相当于把别人花五年才走完的路,打算一步就跨过去。
如果这次首飞真的能实现这个目标,那绝对是世界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们在可回收火箭这项尖端技术上,不仅追上了,而且在发展的步伐和自信心上,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
这种自信并非空穴来风,此前,朱雀三号的九台一级发动机已经成功完成了并联点火试车,为首飞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正是因为马斯克的公开点评和朱雀三号本身展现出的硬实力,资本市场的反应才会如此迅速和热烈。
消息传出当天,A股的航天板块立刻闻风而动,多支股票大幅上涨甚至涨停,这背后是投资者们对于中国商业航天未来投下的真金白银的信任票。
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枚火箭,而是其背后代表的整个中国民营航天产业的崛起。
除了蓝箭航天,还有天兵科技、星河动力等多家民营火箭公司都在积极研发自己的可复用火箭,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正如业内专家所说,商业航天的最终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经济效益的比拼,看谁能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把卫星送上天。
朱雀三号从设计之初就贯彻了这种“经济适用”的理念,它的出现和即将到来的首飞,无疑是在向世界宣告,在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商业应用这片广阔的舞台上,中国力量已经准备好,要以一个强有力竞争者的姿态,参与到这场激动人心的竞赛中来。
股票杠杆5倍,石家庄配资公司,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