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是中共一大召开首日。那个夏夜,十三位代表围坐桌前时,窗外是否有蝉鸣相伴?1922年的大年初一,上海地方党组织成员在寒风中散发贺年帖时,又经历了怎样的湿冷?
7月24日,红色天气日历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发布,解读百年党史的气象密码。上海市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日历聚焦1921至1922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早期奋斗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将抽象的历史革命瞬间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温度、湿度与风云变幻,让人们感悟革命先辈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不畏艰难、勇毅前行的精神。
1921年7月23日的最高温和今年7月23日相近。中共一大召开首日,上海多云,最高气温33.1℃,夏风轻轻拂过兴业路上的石库门。从23日至30日,一大在沪会议期间,超过35℃的高温日有5天,其中28日最高温38.2℃,是当年全年的最高气温。
浦东英美烟厂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首次工人大罢工运动。1912年7月至8月,工人们经过12天单日最高气温35℃至38.2℃的高温炙烤,在奋勇抗争20多天之后取得胜利。
1922年1月28日,当日阴冷潮湿,累计雨量4.1毫米,最高气温仅6.5℃,最低仅3.8℃。湿冷的寒冬中,上海地方党组织发动百余名党团员走上街头,散发六万份贺年帖。“共产主义到上海来了!”的惊呼,是革命火种在寒雨中顽强传递的回响。
1922年7月15日,中共二大开幕前一日,申城气温已攀升至37.1℃。开幕当日,气温高达35.8℃,随后三天持续35℃以上高温。酷热难当,却难掩探索前路的热情如火。代表们在蒸腾的暑气中,讨论并通过党的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为中国革命规划清晰蓝图。
股票杠杆5倍,石家庄配资公司,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