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枚导弹,划破东北亚的平静:这封“无字信”到底写给谁看?
一声警报,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可能你正刷着手机,看着股票K线图,心里盘算着这个月的收益。突然,屏幕一绿,数字刷刷往下掉。
怎么回事?
你还没反应过来,新闻弹窗就来了:朝鲜,又发射了导弹。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事儿离我挺远。
但你的钱包第一个告诉你,这事儿,没那么远。韩国的KOSPI指数,日本的日经指数,应声下跌。韩元、日元,也跟着哆嗦了一下。
这就是“地缘政治折扣”,一个听着特专业的词,说白了就是,你辛辛苦苦赚的钱,因为几百公里外的一次发射,就得被凭空打个折。
这还只是开头。
想想看,东北亚这块地方,挤着多少世界级的工厂。全球的芯片、汽车、手机,有多少关键零件得从这里运出去?航线就那么几条,万一哪天真擦枪走火,中断了运输,那可不是股价跌一下那么简单。
今天你买不到新款手机,明天可能就是汽车工厂停产。这根链条,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得多。
股价跌了还能涨回来,可这安全感要是没了,上哪儿找去?
这事儿一出,最睡不着觉的,肯定是韩国。
尹锡悦政府现在是头疼得不行。对老百姓吧,得拿出点硬气,不然显得太窝囊。可真要硬碰硬吧,又怕对面擦枪走火,把事儿闹大了没法收场。
就这么在钢丝上走,一边要秀肌肉,一边还得紧紧拉着缰绳,生怕这匹马脱缰了。
难。
旁边的日本,更是急得直跳脚。
岸田文雄内阁的反应那叫一个快,立马启动什么危机管理中心。日本人怕的,倒不完全是那枚导弹本身。他们更怕的是,半岛这桌牌局,以后没他什么事儿了。
生怕美韩跟朝鲜谈的时候,把自己给忘了,甩下车。这种被边缘化的焦虑,比什么都让他们难受。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
按理说,作为大哥,自家小弟门口被人放炮,怎么也得出来吼两嗓子。
可这次,美国一反常态,特别低调。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就过去了。
为啥?
大哥家里也一堆事儿呢。俄乌那边还打着,精力被牵扯得死死的。这头的事,能冷处理就先冷处理。
你看,这“铁三角”盟友,看着抱得挺紧,其实心里各有各的算盘。一枚导弹,就像一面镜子,把大家的心事都照得清清楚楚。
那朝鲜费这么大劲,折腾这么一出,图啥呢?
这事儿得分两头看。
对外,这枚导弹就是一封信,一封没写字的信,直接寄到华盛顿。
时间点选得也巧。美韩的“自由之盾”军演刚搞完,联合国那边正准备开会讨论他的人权问题。
他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把导弹扔进了海里。
意思很明白:“别总拿那些演习、开会来吓唬我。我有这个,能打到你的大家伙。想谈?可以。想压我?没门。”
这就是典型的“只做不说”,用行动逼你回到谈判桌。他要的,是你能坐下来,正视他的存在,尊重他的安全。
这封“无字信”,写得够硬气。
但这出戏,不光是演给外面人看的。
更是演给他们自己人看的。
朝鲜国内经济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金正恩得向他的人民和精英层证明点什么。
证明什么?
证明领袖有能力。证明即便全世界都制裁我,我们照样能搞出别人害怕的尖端武器。这就是他们“国防科学发展五年计划”的成果展示。
等官方媒体一宣传,这就成了自力更生精神的伟大胜利。老百姓一看,咱们虽然日子苦点,但腰杆子硬啊,谁也不敢欺负我们。
人心,就这么凝聚起来了。
所以你看,一枚导弹,对外是施压的筹码,对内是凝聚人心的强心针。
这算盘,打得精。
咱们再把眼光放远点,看看联合国。
联合国安理会早就通过了一堆决议,白纸黑字写着,不许朝鲜搞任何弹道导弹活动。
结果呢?
人家照发不误。
这就像小区里贴了个告示,说不许乱扔垃圾,结果有人天天在你面前往下扔。你怎么办?
那些决议,现在看着就跟废纸差不多。为什么?因为管事儿的几个大国,自己都捏不到一块去。你支持制裁,我反对。你觉得是威胁,我觉得是合理关切。
所谓的“国际法”,所谓的“集体安全”,在这种大国博弈的现实面前,脆弱得不行。
朝鲜这枚导弹,就像一剂猛药,或者说一剂清醒剂,把这个美好的幻觉给彻底戳破了。
它告诉全世界,别指望什么“国际警察”了。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能指望的,还是自己手里的实力。
这事儿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因为当一个规则被公然打破还没人能管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觉得,这个规则没什么了不起的。
那地区军备竞赛的口子,可能就这么被撕开了。
现在,导弹落进了海里,各方都出来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然后,又恢复了平静。
但这种安静,有时候比吵吵嚷嚷还让人心里发毛。
水面看着平,谁知道底下憋着多大的浪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股票杠杆5倍,石家庄配资公司,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